top of page

建築生產課程綱要

戰後建築物的生產為配合大量生產逐漸走向工業化的模式,近年來建築物的生產除快速的工業化模式更增加客製化的生產模式。本課程裡以住宅建設為例說明建築生產的流程與定義。以自己在博士課程學習過程中,對日本與美國高層住宅的歷史發展為始點,分析台灣的住宅建設實際狀況,討論台灣住宅生產的變遷。從住宅的建設歷史、到住宅的計畫建設和維護,多層面談論住宅的開發。


1890年代的紐約由於地理位置與文化淵源等原由促使大量的移民來到紐約,尤其是交通發達的曼哈頓自然地成為移民者居住的中心地帶。高密度的人口聚集促成了集合住宅這樣居住型態的生成。有限的都市空間的條件下,同時配合當時建築工法與建築材料的進步,高層集合住宅成為一種普遍的居住型態。日本第一棟超高層建築物「霞之關大樓」在1968年落成之後,超高層建築的建設至今已有40年的歷史。日本高層集合住宅的建設起源於1970年代,至今高層與超高層集合住宅已經很普遍地被大量建設。從美日的住宅發展反應台灣住宅建設歷史與現狀,討論台灣的住宅政策與住宅建設發展所面臨的挑戰與問題,藉而引起學生對於住宅生產議題的興趣與重視。

 

本課程規劃如下所示:

【第一週】 課程說明

【第六週與第十四週】專題演講

【第九週與第十八週】期末報告
【第二至三週】 建築生產的定義和歷程
【第四至五週】 建築規劃設計和施工階段
【第七到八週】 建築改修與解體階段
【第十至十一週】 住宅建築生產技術
【第十二至十三週】 辦公大樓建築生產技術
【第十五到十七週】 公共建築生產技術

課程的流程以下方的主題分節進行:
A.規劃:建築生產全體方向性的檢討。基本構想、基本計畫、事業化計畫和實施。建設制約條件、時程、工程概算。建築管理與生命週期。風險管理。資金調度的方法。契約擬定。
B.設計:理想與現實中道路寬度與載具程度、構工法與設計。設計系統、建築設計情報化、建築材料與性能。建築生產對社會的影響。
C.施工:施工前的現場調查、施工計畫。
D.改修:建築物拆除或改修的評定標準、改修計畫、改修設計、改修工程與技術。
E.解體:建築物拆除方法、建築物廢棄材料再利用。

圖17 建築生產流程與定義關係圖

bottom of page